地摊经济助燃城市“烟火气”-全球速看

2023-06-19 08:56:52来源:国际商报  

□ 本报记者 邵志媛

中国商务新闻网清晨热气腾腾的早点铺、傍晚热闹喧嚣的烧烤摊、精美小巧的手工饰品摊……今年以来,随着多地生活服务业的有序恢复,市场消费持续回暖,地摊经济也日渐火爆。

业内人士认为,地摊经济是恢复城市经济活力、助力消费和收入增长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烟火气”的组成部分,也是民生经济生机和韧性的体现。发展地摊经济能够解决不少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更是刺激消费、助燃城市“烟火气”的务实之举。未来,进一步激活地摊经济,可以在政策支持、管理优化和技术提升等方面继续发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小地摊”蕴含大民生

炎炎夏日,夜幕降临,北京朝阳大悦城的周边小摊热闹起来,烧烤、炸串、酱爆猪手、麻辣小龙虾等各类美食应有尽有,玩具、饰品等小商品也是琳琅满目。

“蛋仔冰激淋35元一份,章鱼小丸子20元一份……”摊主李老板对国际商报记者说,自己做了多年小吃生意,摊位也从北京大兴、房山等地搬到朝阳大悦城附近。这里紧邻商场和地铁,客流量较大,周末、节假日销量尤其可观。

不远处,王老板的摊位生意也做得有声有色,时不时吸引路人驻足:消费者可支付39元盲抽宠物兔子摆件,若抽到指定款式的摆件,即可免费获赠一只真正的兔子,没抽中则可以从摊位上自选价值39元的商品。

“我一直都想做一个比较有特色的摊位,和朋友商量筹划后,便开始兼职摆摊。现在每天下午6点下班,7点左右开始出摊,卖到晚上10点左右收摊。”王老板说,由于摊位玩法的新奇性,每天都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体验购买。

“这里的美食品种多、味道好,还有一些比较新奇有趣的商品,经济又实惠。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我经常会来夜市逛一逛,放松一下心情。”北京市民高泽说。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对2021年中国“Z世代”群体在流动小吃摊消费频率的调研中,39.5%的消费者表示每星期1~2次,33.6%的消费者表示每星期3~5次,19.7%的消费者表示每个月1~2次,4.6%的消费者表示基本每天都会光顾。

地摊经济为何如此受青睐?在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看来,主要是因为其具有独特优势。“首先,地摊商品物美价优,能够激发消费需求;其次,地摊经济能够为一些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最后,地摊经济可以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提高市场的包容性和活力。”洪勇对国际商报记者说。

“疏堵点”释放新活力

为恢复和提振消费,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支持地摊经济的队伍。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北京、杭州、昆明、厦门、成都、深圳等地已陆续出台放开设摊、允许商业外摆的相关规定。

1月,昆明市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经济回稳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为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支持具备条件的经营主体开展商业外摆活动,划定更多适宜区域发展地摊经济、后备箱经济、早市夜市等便民小微集市。北京市发布《清理隐性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提出51项改革任务打通痛点堵点,其中包括规范商圈外摆经营等内容。

3月,杭州市出台《关于加大对商圈、商业街区外摆经营活动支持力度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通过优化审批服务、创新服务举措、优化配套服务等手段,进一步有序放开商业外摆。

4月,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明确,将原本“禁止商店、门店超门、窗外墙摆卖、经营”的规定,修改为“商场、门店超出门、窗外墙摆卖、经营的,应当符合规范”。

激活地摊经济将为城市经济复苏提供更多助力,专家对此纷纷建言献策。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地摊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扶持和保障。同时,要加强对地摊经济的管理,保障市场有序运行,同时也要加强对地摊经济从业者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经营水平。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与国际商报记者分享了几点建议:一是培育地摊经济集聚区,将一些适合发展地摊经济的区域规划为地摊经济集聚区,提供更多的场地和资源支持,形成地摊消费的聚集效应,吸引更多创业者和消费者。二是加强宣传和推广,通过宣传报道和推广活动增加地摊经济的知名度和曝光度,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其中,进一步推动地摊经济的发展。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