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城镇新增就业每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

2019-07-31 11:49:54来源:经济日报  

就业,一头牵着千万家庭,一头连着经济大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中央在部署当前经济工作时,将“稳就业”摆在“六稳”工作的第一位。这些政策措施都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进一步彰显了就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先位置。

近年来,我国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镇新增就业每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今年1至5月城镇新增就业597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54%。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就业还能保持可观增长,得益于新动能释放出充沛活力,为就业创造了广阔空间。

根据美团点评与21世纪经济研究院、智联招聘联合撰写的《2019年生活服务业新职业人群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生活性服务业在吸纳新增就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最抢眼的是一些新兴职业的兴起带动了就业增长,比如酒店收益管理师、整形医生、“轰趴”管家、育婴师、宠物摄影师与训练师、民宿房东、美甲美睫师、外卖运营规划师、旅拍策划师、植发医生、整屋设计师、电竞顾问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这些新就业形态需要相对独立成熟的职业技能,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发展势头还颇为强劲。

分析新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是来自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张。中等收入群体不单是以收入指标划分的群体,更是文化心理的共同体,在生活、消费习惯上趋向于看齐靠拢。考虑到这种文化心理的趋同有滞后期,今天的很多新兴职业,只不过“小荷才露尖尖角”。二是来自生活服务业的数字化升级改造。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活服务业与数字化的融合,促进了生活服务业的数字化升级改造,催生了一批新兴的职业形态。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安装调试员、无人机驾驶员等新职业悄然而至,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岗位达到1.91亿个……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显著拓展了就业空间。据统计,从2015年到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年均增幅达到28%;2018年,新动能对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二。新动能已经成为新增就业最大的“容纳器”。

当前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但是只要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应对得当、措施有力,就能保证就业稳定、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以青年劳动力就业为例,《报告》的调研数据显示,“80后”和“90后”成为新职业从业者的主力军,占比超过90%。其中,1990年以后出生的新职业从业者占据半壁江山,1995年以后出生的新职业从业者占比超过22%,他们大多处于刚毕业或毕业不久的状态。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新职业为处于择业期的青年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就业选择。调研数据显示,半数以上新职业从业者月收入高于5000元,约24.6%的新职业从业者月收入过万,新兴职业的收入水平也对新增劳动力保持了足够吸引力。

与以往不同的是,由于新职业形态提供的服务大都无法被AI和机器所替代,个性化变得极为重要,劳动者本身的技能、素养、专业性,成为新职业的专业技术壁垒。互联网降低了那种需要财富、经验、人际关系的就业门槛,并且使生产资料共享成为可能,劳动者大幅减少了对企业组织与资产投入的依赖。同时,在移动互联的背景下,绝大部分新职业也减少了对传统营销渠道的过度依赖,这有利于维持更具宽松度也更具活力的创业、就业生态。一些电商平台已经成长为能够提供这种就业生态的平台,它们不仅催生新兴职业,甚至本身就提供全新的职业形态,比如美团无人配送场景下的无人车安全员。

实践证明,互联网催生的经济新动能不是只对某个群体有利,更不是赢家通吃,完全可以做到不同劳动群体普惠受益、共同发展。为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新动能的新增就业吸纳器作用,加快新旧动能转化,进一步增强创业创新创造和新动能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为此,就要积极发展市场化、专业化众创空间和双创示范基地等创业载体,加强创业指导和服务,健全差异化政策体系。既要支持科研人员等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同时又要扶小帮弱,帮助他们发现新的就业机会。现在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层出不穷,各地方、各部门一定要树立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监管,创造更多新岗位,不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