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从“烧钱”扩张到行业大洗牌 市场进入精细化运营

2019-10-21 09:54:45来源:蓝鲸财经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共享充电宝已告别“一元时代”,租金甚至涨至8元每小时。蓝鲸TMT记者对此展开调查,发现在不同地区、不同场所、不同店铺,共享充电宝的收费标准均不相同,在其发展扩张的过程中,已经历多番涨价。

共享充电宝与共享单车一样,都是伴随着共享经济的浪潮而起,但发展至今,两者所处的境地已然不同。与共享单车企业普遍亏损不同的是,共享单车经过“百电大战”的多番洗牌后,目前已形成“三电一兽”的市场格局;业内人士表示,共享充电领域的几家头部企业陆续实现了盈利。

那么,共享充电行业对比共享单车而言,究竟胜在了哪一环?共享充电宝的租金会不会继续增长?在行业规范与标准均未确立的情况下,这一细分行业的发展前景又是如何?

价格成倍增长,收费规则不统一

近期,记者走访了北京朝阳大悦城、凯德MALL等多家商场与餐馆,发现共享充电宝计费标准由之前的1元/小时提升为1.5-2元/小时不等,而酒吧、旅游景区等场所的共享充电宝收费相对要贵一些,价格在2-5元/小时不等。记者查询了街电、小电、来电、怪兽的共享充电宝小程序或者公众号,均未显示具体的计费规则。

蓝鲸TMT记者就相关问题致电怪兽充电方面相关人士,对方表示,其产品在不同地区的门店收费标准有所不同,扫码使用时收费标准会展示在手机上,价格由公司进行统一阶梯定价。据介绍,充电宝的收费标准是综合考虑设备成本、场地租金、人员工资成本等因素所制定,如果不同商户收费标准不一致的话,与公司定价策略或者商户参与定价也是有关系的。也会有每小时5元的收费情况,比如在景区内租借充电宝可能就比较贵一点。

而来电方面相关人士则表示,因为公司与不同的商家合作,所以收费是不一样的。该人士向记者介绍指出,来电与商家合作时会与商家进行沟通,沟通协商后制定收费标准,每一个充电宝收费都是有上限的,因为每一台机器收费不一样,所以收费上限也不一样,有100元、128元、150元等;一般是每小时2元,但也有收费3元、4元的,也遇到到每小时5元的订单的。

关于共享充电宝涨价的原因,互联网分析师于斌表示:“因为共享充电宝最开始用的人不是很多,场景也不是很多,所以现在共享充电宝在品牌扩张和地域扩张的时候,需要通过涨价的方式来让提升企业的利润。而不同的地理位置有不同的收费,这个情况应该是正常的,但对于用户来说定价如果偏高的话,可能会对相应的品牌有一些影响。”

对于共享充电宝未来还会不会继续涨价,互联网分析师葛甲表示:“应该不会再上涨了,如果一个行业不停涨价,那说明这个行业存在很大的问题。”

而于斌对此持反对意见,于斌认为,将来共享充电宝的价格还会有上涨的可能性,共享充电宝是一个应急的产品,比如用户在手机没有电的情况下,他会优先去选择能够及时充电的方式,此时,用户可能就不会考虑太多价格因素。

与此同时,多位共享充电宝用户对蓝鲸TMT记者表示,共享充电宝的用途主要是应急,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不会太在意价钱,但如果价格太贵,很可能会影响用户第二次使用的意愿。

从“烧钱”扩张到行业大洗牌,市场进入精细化运营

时间追溯至2017年上半年,彼时,共享经济概念掀起一股热潮,共享单车、共享短租、共享办公等风起云涌,同时,资本市场也相中了共享充电这一领域。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自2017年3月始,共享充电宝公司频频获得融资,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行业共获得10多笔融资,有30多家投资机构入局,融资总金额超过10亿元;投资机构不乏顺为资本、高瓴资本、IDG、 红点中国、元璟资本等知名投资企业及知名投资人。

互联网巨头企业腾讯与阿里也相继入局,继腾讯成为“小电”的战略投资方后,“来电科技”也与蚂蚁金服达成战略合作,推出信用免押金服务。

此外,2017年5月,电商平台聚美优品宣布,以3亿元人民币投资移动电源租赁企业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此次投资后,聚美优品创始人兼CEO陈欧将担任街电董事长,而聚美优品也将持有街电近六成的股份。

彼时,共享充电宝在业界存在一定的争议。素有“娱乐圈纪检委”之称的王思聪曾在朋友圈发表态度称:“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业内人士表示,共享经济下的产物都有着无一例外的共性,那就是烧钱,谁能经受得住“补贴”大战,谁就是最终赢家。

小电创始人兼CEO唐永波曾公开表示,小电在扩张最快的时期,曾经在一个月里铺了7万到10万台左右的设备,一口气开进20个城市。聚美优品创始人兼CEO陈欧也曾对街电下令,一个月要“烧光”30亿。

可惜,靠烧钱极速扩张的日子未能带来持久的高光时刻。2017年9月,有报道称,共享充电企业Hi电正全面收缩线下推广团队,200名左右员工面临裁员命运。2017年底,泡泡充电、河马充电、小宝充电等玩家相继退出舞台。

在经历行业洗牌期后,国内共享充电宝市场的竞争格局已大致成型。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基本上形成了以街电、小电科技、来电科技、怪兽充电和云充电为代表的行业竞争格局。

艾媒咨询分析称,未来,共享充电市场竞争将围绕精细化运营全面展开。企业如何利用大数据实现更优的场景布局,实现更多的用户覆盖,实现更高的营销触达,将是企业在市场中赢得竞争的重中之重。

共享充电企业已开始盈利,规范缺失、标准未定问题待解

如今,曾历经繁荣的共享经济浪潮几近夭折。一方面,最先抢跑的共享单车企业已经过多番洗牌,ofo陷入押金风波,至今无力偿还,而摩拜也已经被美团收购,时至今日,共享单车的盈利仍然遥遥无期。另一方面,共享办公空间WeWork在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内,经历了从一家估值高达近500亿美元的“独角兽”,到估值减半并取消上市计划的戏剧性波折。

曾几何时,人们对共享充电宝也产生了巨大的质疑。但不同于共享单车持续亏损的境地,部分共享充电宝企业均已宣布实现盈利。其中,聚美优品发布的财报显示,街电去年营收超8亿,营业利润约3700万元;截止2019年上半年,街电累计用户量已达1.07亿,为共享充电宝行业累计用户量首个突破亿级别的平台。小电则在2017年底便宣布有望次年三月实现盈利。

街电CEO万里称,2018年下半年,共享充电宝经过市场验证实现规模营收,“几家头部企业陆续实现了赢利。”

对此,于斌表示,共享充电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不仅仅是普通的用户,包括对于配送领域的服务人员来说,他们充电的需求也要远远大于共享单车,而且利润肯定是共享充电宝要高一些。与此同时,共享充电宝的运营成本要比共享单车低。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将达到3.05亿人,2020年用户规模将增长至4.08亿;2019年增长率会逐渐回落至55.6%。

葛甲表示,共享充电行业在运营过程中还面临规范缺失的问题,行业中也没有什么规则,很多事情都是根据公司的经营状况决定。此外,目前手机续航时间加长、反向充电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这些从长远来说对共享充电宝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但短期内还对其构不成威胁。

同时,于斌也表示:“共享充电行业最大的问题在于标准化,一个是安全的标准化,一个是价格的标准化。至于未来的发展机遇,共享充电企业应该赶紧将业务开展至三四五线城市,这样就能够把下沉市场把握住,下沉之后会对品牌和这个估值能够带来很大的提升。”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