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定位技术助力疫情防控 千亿级市场蓄势待发

2020-02-28 17:38:31来源:第一财经  

如今,高精度定位技术正成为科技抗“疫”中的“特种兵”,它们辅助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进行测量标绘工作,助力无人机进入确诊病例活动区域进行检测消毒,还能够向医院精准投送应急物资。

高精度定位技术在疫情当中找到了丰富的落地场景,也为击败新冠病毒赢得了更多主动权。

北斗时空体系助力一线

“本小区今日进行无人机消毒喷洒作业,需要一小时左右,请大家关好门窗,收好衣物。”

2月12日一早,上海市杨浦区的东森花园小区内,3架无人机马上要开始执行消毒任务。就在前一天的下午,该小区刚刚被上海市通报为新增确诊病例活动区域。为了减少人员接触,提升消毒效率,小区启动了无人机消毒,4名志愿者利用3架无人机,开始执行喷药消毒和巡检喊话作业,每架无人机每次喷洒10~15升药液,约1万平方米的消毒工作1小时左右就完成了。

从感染区域确认到消毒完成,不超过24小时,这背后得益于“无人机战疫平台”的高效匹配能力。该平台由上海千寻位置公司推出,主要用于匹配无人机防疫作业供需双方的要求。

千寻位置CEO陈金培告诉第一财经,平台从内测到上线仅用了3天时间,上线一周就迅速完成10个合作案例的对接,目前平台上已经有超过50个团队资源,各地区对无人机消毒需求也非常多。

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部署平台,得益于此前全国上万架无人机已经接入千寻位置提供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有了北斗高精度定位给予的厘米级精准定位的支持,无人机在喷洒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既定的范围,非常精准地去自动喷洒,用厘米级的能力去精确控制飞机,去避免各种障碍,各种因为喷洒不精确带来的安全等问题。”陈金培说道。

除了无人机消毒,北斗高精度定位还为一线医院建设发挥了先行作用。武汉市毫米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借助千寻星矩SR3高级版,运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为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项目进行放线测量工作。

陈金培表示,如果使用传统RTK(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测绘人员外出作业需要自己架设基准站,要携带基准站以及基准站使用的电瓶、发射电缆、角架等诸多设备。这些东西不但贵而且重,到了作业地点已经累坏了,还要进行基站架设、校准、调试等一系列工作,非常辛苦。时间紧任务急,借助全国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完全省去了基站架设的环节,外出作业轻松便捷,效率也大大提高。

千亿级市场蓄势待发

事实上,受益于物联网、5G等技术的应用,以及无人驾驶、无人机、机器人巡检等产业的发展,近些年高精度定位产业发展迅猛,在这一赛道上汇聚了包括阿里巴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吉利等在内的超级玩家。

据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未来3~5年,北斗在民用领域,预计下游的运营服务产值贡献将达到总产值的50%,位置服务市场空间约1300亿元,道路应用市场空间约2300亿元,行业应用市场空间约200亿元。

“疫情防控对于整个高精度定位市场而言将产生催化作用。”火眼位置副总经理刘正全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火眼位置是上海一家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公司,疫情暴发后公司也在协助客户进行抗疫产品场景规划,尝试通过低轨导航增强系统,为终端设备用户10厘米以内的定位提供技术支撑。例如疫情期间为减少人员之间的接触,很多物流公司开始启动无人设备进行配送,借助高精度定位和导航信息,无人设备可以在更为复杂的环境下具备更可靠、实时无缝的定位能力。

刘正全认为,伴随技术的发展,未来高精度定位有望对中国卫生防疫产业提供更强有力的决策支撑。例如目前我们只能根据手机定位进行14天内到访地查询,但发病患者究竟具体去过哪些商场和小区,行动路线10米以内接触过谁都未可知。而借助高精度定位技术可以在很大容量下对感染者进行定位,从而使隔离和防范措施更精准也更高效。

“疫情暴发后我们发现很多应用场景还有待挖掘,在常规导航技术下,一些疫情防控需求只能做到面上,而未来物联网和疫情防控一定会具体到点上,对于点的精细化防控要求,一定会和高精度定位服务相结合,大量终端设备对于高精定位的需求将会上升,而成本和效率将会是高精度定位服务商胜出的关键。”刘正全表示。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