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科技吴友文:缺芯的环境对国产替代的推动力非常显著

2021-04-08 16:21:58来源:搜狐科技  

“缺芯的环境对国产替代的推动力非常显著。”在搜狐科技近日举办的《中国创新公司 100》芯片系列沙龙活动第一期上,闻泰科技副总裁吴友文表示。

吴友文提到,有很多国内公司在做模拟类或功率类芯片,但以前非常难有机会导入到一个品牌中去用,没有试错的机会。缺芯给了大家一个市场化的国产替代,导致大家敢于尝试,有的用总比缺要好,而有产品、质量过关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对于这波缺芯潮的出现,吴友文分析称,一方面受到新的需求增长点的影响,包括 5G 手机渗透率的提高、智能汽车和电动汽车的爆发,以及 IOT 的发展,对芯片的整体需求在提升。同时在供给端,由于过去两三年,全球晶圆产能的投资相对比较谨慎,导致现在需求上升的时候产生阶段性的紧张。

他还表示,在这种缺芯涨价的情况下,IDM(集设计、制造、封测和销售于一体)公司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而量小的芯片设计公司会面临比较大的影响。他认为,中国很多芯片公司都是从设计出发,资本投入少,如果规模做大后,时常面临产能风险的话,这是公司经营不可承受的,也是行业发展到后期可能会面临的问题。

对于芯片制造面临的发展瓶颈,吴友文表示,如果技术方向不发生变化,不走到量子计算,不考虑这些因素的话,依靠成熟工艺集成,把握新的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方向很关键。这需要发展更为先进的封装技术,从集成技术的方向延续摩尔定律。这很有可能是国内半导体产业超车的机会,也是当前国际环境下非常现实的选择。

作为全球手机出货量最大的 ODM 厂商,闻泰科技此前创造了国内最大的半导体收购案,累计斥资近 332 亿元收购了全球功率半导体器件的龙头企业——安世半导体。但总体而言,国内半导体行业并购相较国外动静依然稍小。

吴友文认为,这跟行业的发展阶段有些关系,海外并购活跃是因为整个产业链体系非常成熟,无论是从资本的角度,还是从技术创新互补的角度,可能都有这种诉求。他表示,企业去收购,一定是基于战略的配置,基于技术的整合,或者基于商业模式或技术模式发生变化后去收购,会有非常明确的目标。

他判断,可能三五年之后,整个中国半导体收购兼并的情况会更活跃,到时候整体产业的资本实力会更强,技术创新的需求也会更高。

以下为吴友文分享实录(经删减整理)

搜狐科技:身处企业一线,您对全球缺芯有什么观察?预计大概什么时候情况会得到好转?

吴友文:这个问题可能大家都比较关注,特别是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整个市场还是比较紧张的,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一是从需求上来看,确实出现新的增长点,典型的比如 5G 手机,渗透率从去年年初的百分之一二十,到年底达到百分之七八十,而 5G 手机上用到的电源管理芯片数量或者射频的数量比 4G 手机多,对相应芯片的需求量也在增长。

智能汽车、电动汽车领域,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电动汽车的渗透率提升得特别快,特别是欧洲的几个国家,从去年底初的 4% 或 5%,一直提升到年底的百分之十几,电动车对硅基半导体产品的需求量成倍提升。还有 IoT 的发展,生活中智能化、电动化的产品越来越多,都需用到芯片,整体需求在提升。在供给端,过去两三年,全球晶圆产能的投资相对比较谨慎,导致现在需求上升的时候产生阶段性的紧张。

什么时候解决?具体时间不好说。我相信这不是一个永远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不能静态站在这个点上说很紧张,既不能太悲观,这个事情也不能太乐观。汽车上游的芯片解决速度会比消费电子要慢,因为汽车半导体本身需要长期的论证过程,供给端解决相对慢一点,再加上电动车整体需求的提升,汽车芯片短缺会更慢一点。消费电子大家可以看晶圆关注下晶圆厂产能的提拉,还有厂商的囤货趋势,再预判一下具体情况。

搜狐科技:刚才提到,智能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发展是这波缺芯潮的一个因素,怎么看待这给芯片行业带来的机会?

吴友文:智能车和电动车代表两个方向,为什么是比较大的机会?对半导体产业来说,电动化需要用到更多的功率半导体产品,智能化也是。智能化理解地更直接一点,实际上就是同一辆汽车上可能多了很多台电脑或者多了很多台小的终端,它的硅含量也会提高。我们曾经统计过,同样一辆车,如果全部电动化之后,所需要的功率半导体用量可能是一部汽油车的 5-10 倍。这给产业带来量级的提升。

整个汽车半导体中国的供货比例不到 5%,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产品本身要出来,我们的半导体产业还在发展;二是有产品之后,要通过车规的认证。这两个门槛导致中国这块比较欠缺。从需求也好,从具体的比例情况也好,未来的空间比较大,是比较大的机会。

搜狐科技:缺芯潮带来涨价潮,这会对行业带来什么影响?企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

吴友文:中国的很多半导体企业实际是芯片设计公司,现在所谓的缺芯就是缺晶圆产能,而这些企业在量小、产能紧张的情况下难找到合作伙伴,晶圆厂不太愿意为它的波动性产能负责,对它们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如果这些公司能够快速地协同到上游产能,说明晶圆厂对这些设计公司也是认可的,技术是可靠的,未来空间是肯定的。

在今年的情况下,我认为有一个特点非常明确,就是 IDM 公司在这一轮行业涨价趋势里面的竞争优势体现地非常明确,这种一体化趋势有明显的优势。过去好多年,中国很多芯片公司都是从设计出发,资本投入少,一个团队就可以做。整个设计行业增长还是挺快的,比较小的时候问题不大,但如果做大后时常面临上游风险的话,这对任何一家公司的经营来说都是不可承受的。这也是行业发展到后面可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

搜狐科技:如何看待缺芯潮带来的国产替代机会?有没有已经出现这种替代的情况?

吴友文:很多人在讲今天这种情况带来国产替代的机会,确实存在这个情况。以前有很多产品,不管模拟类、功率类,还是 MCU,确实有很多国内公司在做,但是从产业生态的环境的角度来讲,非常难有机会导入到一个品牌中去用,没有试错的机会。以前国内做电源芯片的公司,可能只有在用户手机坏了去手机摊维修时,才有机会进入手机内部测试,不能打入品牌手机原装产业链。

但现在产生一个变化,缺芯的环境对国产替代的推动力非常显著,给了大家一个市场化的国产替代,导致大家敢于尝试,有的用总比缺要好,有产品、质量过关的企业,现在可以给一个机会。如果导入成功,那可能这个位置就占下了,当然也有一些产品可能验证之后,发现确实稳定性各方面不达标,会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我们讲要去国产替代,不是口号的事情。缺芯是市场化的机会,但是我们在整个产业链从上到下,从材料到晶圆到下游,甚至到 IP 设计方面,整体来说还需要体系化的改进。从存量角度去看,现在已经领先的我们需要去做得更好;另一方面,也应该多关注新的东西,像讲的比较多的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包括碳化硅、氮化镓。新方向上不管我们起步早一点还是晚一点,差距不是很大,有机会可以做得更好。

搜狐科技:制造产能这块是我们比较大的瓶颈,尤其是先进的光刻机面临比较大的挑战,我们怎么去突破这个瓶颈?

吴友文:在功率模拟领域,本身从制程上来说,对光刻机的要求不高,这是我们讲的成熟工艺。目前高端制程已经达到 2nm、1nm,已经走到相对极限的情况,现在是一个超越摩尔定律的时代。如果说技术方向上不发生变化,不走到量子计算,不考虑这些因素的话,怎么解决超越摩尔定律之后的问题?其实就要依靠成熟工艺集成,把握好新的技术方向。

在成熟工艺集成的路上,我认为国内是大有可为的,如果产业和政策推动到位,很有可能是国内半导体产业超车的机会,也是当前国际环境下非常现实的选择。现在讲的比较多的像晶圆级封装,包括我们做的 SIP 封装,同样的制程下把这些芯片通过 SIP 封装,达到体积更小、功耗更小、效率更高的目标。从集成技术的方向实现延续摩尔定律,这是我们要去做的。

搜狐科技:国际半导体大厂的并购非常多,闻泰科技此前收购了安世半导体,封测领域也有些较大并购,但总体而言相较国外动静较小,怎么看待这种差异?

吴友文:我认为还是跟行业的发展阶段有些关系,国内封测产业确实在全球的位置还是比较靠前的,也发生过比较不错的并购。海外并购活跃是因为整个产业链体系非常成熟,无论从资本的角度,还是从技术创新互补的角度,可能都有这种诉求。

企业去收购,一定是基于战略的配置,基于技术的整合,或者基于商业模式或技术模式发生变化后去收购,甚至是有着财务上的考虑,一定会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这样。我认为这个前提,产业链的成熟度是比较重要的。

对国内的企业来说,可能在未来大规模的并购情况也会出现,特别是科创板之后,大量的半导体企业上市,资本实力都还不错,这两年的发展也挺快。可以预见,可能三五年之后,整个中国半导体收购兼并的情况会更活跃,到时候整体产业的资本实力会更强,技术创新的需求也会更高。

搜狐科技: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应该如何去推动国产替代?

吴友文:从企业角度来看,还是希望在超越摩尔定律之后,把握好实际上我们能做的成熟工艺,快速地把量做起来,把应用做起来,把产业生态做起来。本着这个目标,从政策上也好,从产业环境生态上也好,可以更加重视成熟工艺产品的应用和研发发展方向。走成熟工艺的路线,走超越摩尔定律之后的路线,可能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

标签: 闻泰科技 吴友文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