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天文现象可以印证宇宙大爆炸学说,分别是天体的红移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2019-03-02 09:30:30来源:科普大世界  

很多朋友不相信宇宙的形成来源于一次大爆炸,其实这是被天文学、物理学以及相关学界广泛认同的一种宇宙诞生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极小的一个点,这个点又被称为“宇宙奇点”,在137亿年前的某一个时刻,这个奇点突然爆炸性膨胀,我们的宇宙由此诞生。

通过天文学观测来看,至少有两种天文现象可以印证宇宙大爆炸学说,分别是天体的红移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由于如今的宇宙仍然处于膨胀过程中,因此距离越远的天体,远离的速度越快,而这样的情况体现在光谱上将会出现红移现象,实际观测也发现宇宙中距离越远的天体,其红移现象越严重,这也能反证我们的宇宙,至今仍然处于大爆炸之后的加速膨胀中。

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则属于宇宙大爆炸之后的余热遗留,它是来自宇宙空间背景上的各向同性或者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的微波辐射,其特征是和绝对温标2.725K的黑体辐射相同,在频率上属于微波范围。大爆炸理论认为发生大爆炸时,宇宙的温度是极高的,之后慢慢降温,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就产生于大爆炸后的三十万年,到现在应该大约还残留着3K左右的热辐射,这与实际测量的宇宙温度是十分接近的,因此它也可以作为宇宙产生于大爆炸的一种证据。

如果宇宙不是起源于一次大爆炸,这两项证据的存在就又无法解释了。有些不了解天文的朋友认为宇宙或者和我们的太阳系一样,其实我们的太阳及太阳系的形成和宇宙的形成是完全不相同的,太阳的诞生没有经历过什么爆炸现象,一般认为太阳及太阳系都起源于一片原始星云中,在这片星云中,物质最丰富的中心地区形成了我们的太阳,外围地区形成了各大行星等天体,早期太阳系光行星级天体就有上百个,之后这些天体就不断处于兼并融合的状态中,最终形成了如今以太阳为中心,外有八大行星和一些矮行星小行星等天体分布的状况。

太阳并非宇宙中第1代恒星,因为它的金属丰度较高,因为宇宙大爆炸之后,宇宙中只有大量的氢元素和氦元素,以及极少量的锂等元素,而不会像我们今天看到如此众多的元素,除了氢元素和少量的氦元素之外,其它元素大都是在太阳核聚变、超新星爆发和中子星中碰撞的,通常是元素周期表上越高等级的元素越不容易形成,所以元素周期表上排号越靠后的元素越稀有,而太阳的金属丰度以及太阳系中为数众多的岩质天体的存在也说明太阳并非第1代恒星,它的年龄大约为49亿岁。在太阳刚形成的时候,宇宙已经形成88年了。

标签: 天文现象 宇宙 红移 微波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