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经营者规范意识须提升 避免未成年人冒用家长名义充值

2020-03-30 10:11:26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量未成年人“宅”在家里,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成为陪伴他们学习和娱乐的首选工具,但也由此引发出不少网络游戏消费纠纷。中国消费者协会通过梳理近期有关未成年人网游消费投诉发现,消费者投诉的问题集中在实名认证形同虚设、收费游戏未事先明示、收费环节无验证三方面。

有消费者反映,一些网络游戏直接默认使用手机号码就可以登录;一些游戏在关闭“实名制”提示框后,仍可以继续使用。可见,部分网络游戏经营者并未切实落实国家有关实名认证制度的规定,未有效启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与此同时,一些网游还以“免费试玩”诱导孩童入坑。例如,某网游以给未满8周岁的孩子讲故事、开发智力为噱头,在没有任何收费提示的情况下让孩子免费试玩,而试玩几关后,游戏提示付费才可继续通关。孩子在无家长监管的情况下,往往毫无意识就直接点击付款,待家长察觉后,已经造成了经济损失,有的数额还十分巨大。

由于未落实实名认证,又未在收费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付费行为,未成年人超额充值的纠纷频繁发生。一位北京消费者反映孩子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一款网络游戏充值了4000元,而类似投诉自疫情发生以来已收到多起。

中消协认为,网游经营者应当严格执行实名认证规定,明示收费性质和收费标准。采取有效措施验证充值人身份,避免未成年人冒用家长名义充值,严格落实相关规定,限定未成年人充值上限。同时,中国消费者协会也提醒家长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管理好具有支付功能的App,妥善保管好相应的交易记录等支付凭证,以在发生消费纠纷时作为维权凭证。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