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志丨陶永红——赣发绣绝活坚守500年

2020-12-04 10:21:48来源:财讯网  

赣发绣是一种以发为线去刺绣的艺术,绣品秀美,栩栩如生,全球仅此一家。2010年,江西省政府将其纳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

提起刺绣,或许很多人想到的是,用绣针引着丝线在织物上绣出精美的图案。而赣发绣,则是以头发代替丝线,“画出”惟妙惟肖的山水风景和人物肖像,令人称奇。

发绣是我国特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品种之一,最早起源于唐朝上元年间,是以头发丝为原料,结合绘画与刺绣制作的艺术品,刚开始是为了表达对佛祖的虔诚,发展到元明时期题材逐渐广泛,发绣大都是国家收藏珍品或外交礼品。

说到中国的绣品,苏绣、湘绣、粤绣、蜀绣这四大名绣是人们所熟知的。但其实,赣绣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色,其中的发绣以卓越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发绣,顾名思义,就是以发丝为线绣制作品。早在500多年前,江西南昌宁王府中的娄妃就用发丝绣制字画,成为赣发绣第一代传承人。经过数百年的传承,赣发绣得到了充分发展,不仅颜色丰富、针法选择性广,实用价值也非常高。2010年,赣发绣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用头发作丝线

明代娄妃是赣发绣“第一人”

说到赣发绣,现今滕王阁主阁三楼中间就竖立着一座发绣屏风。屏风上的人物、花鸟色泽鲜明、栩栩如生。江西省“非遗”研究专家万叶告诉记者,发绣其实在唐代就已起源,但由于古人非常珍爱自己的头发,发绣作品十分难得。

赣发绣则源于明代,是在赣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赣发绣的起源与大名鼎鼎的娄妃有密切关系。娄妃原名娄素珍,江西广信府(今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人,明代诗人、书法家。她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五世孙宁王朱宸濠的嫡配妻子,也是明代大儒、著名理学家娄谅的孙女。

娄妃的丈夫朱宸濠曾特意派人前往江苏苏州,把素有“江南四大才子”之称的唐伯虎请来南昌做娄妃的老师。唐伯虎诗、书、画样样称绝,娄妃在他的指导下,诗、书、画也造诣颇高,引得江南文人学士因倾慕娄妃的才艺而纷纷聚集到宁王府。一时间,南昌百花洲畔文才荟萃,他们抚琴作画,对弈吟诗,一派文风兴盛之势。

据介绍,当年娄妃身边有4名丫鬟,天天为她梳妆打扮。每次帮她梳头时,丫鬟们都会用盒子装好她掉落的发丝,并在闲暇之余把这些发丝连接成线,用于刺绣。

在清代朱栾撰著的《江城旧事》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娄妃曾以秀发作笔,写下“屏翰”(《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后以“屏翰”喻指国家重臣)二字,勉励当时的江西官员牢记自身职责,肩负起为国为民的重担。

娄妃去世后,其贴身丫环杏花回到安义县石鼻乡,用所收集的娄妃发丝绣制了一幅娄妃像。此后,赣发绣开始走向民间。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赣发绣是以发丝为线在布织物上进行刺绣的一种具有赣鄱地域特色的民间手工刺绣艺术,起源于明朝正德年间,传承至今已有560多年。赣发绣第17代传承人陶永红继承传统不断创新,改良了24道流程、62道工序、24套大针法、20套小针法,研制出“涡纹针法”和染发技术,将单一的“墨绣”拓展为“彩发绣”,将赣发绣推至一个新的高度。

赣发绣第十七代传承人陶永红:1964年出生于江西南昌,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赣发绣代表性传承人。八岁跟随母亲学习赣发绣技艺,96年在苏州学习并掌握双面绣技法,推陈出新,开发出胎发绣、真皮发绣等,研制出“涡纹针法”和染发技术,增加了发绣的表现力,将“墨绣”拓展为“彩发绣”,将赣发绣推至一个新的高度。且改底料真丝为胶制真丝,从而创造了“全球唯一的可以用水浸泡的绣品”。

陶永红于2004年成立了南昌永红赣绣发展有限公司,2016年成立南昌市赣发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并于2006年遵从时任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提出“一定闯出赣绣品牌”嘱咐,而成为赣绣品牌创始人。

先后从婺源、流坑等地收集宋朝至文革时期民间手绣工艺品,验证了赣绣在宋朝时期的技艺及文化,已整理出《赣绣》、《赣绣的起源》2本书籍。并荣获南昌市政府颁发的"“首届洪成工匠”、“最美基层文化工作者”、“2018 江西中华人物奖”、“中国婚礼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8公益贡献个人奖”、"五一劳动奖章""五一巾帼奖"十大创业标兵""南昌市第二批直接联系人才"等多项荣誉。被中华文化促进会创意中心聘为专家委员,任南昌市妇女手工业协会会长、南昌市服装行业商会副会长、南昌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全国手工业协会理事。2018年发绣《唐寅作品》被收藏至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内。

获奖作品:

作品《齐白石》、《八大山人系列》于2000年、2003年两次获得杭州西湖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作品《清明上河图》获全国首届非遗产品优秀奖,

作品《齐白石肖像》,唐寅《蜀乡风情》2012年获第十三届名优产品优秀奖,

作品《百蝶图》2015年获首届中国(潍坊)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

陶永红创作的10米长卷《清明上河图》

陶永红在宣纸上创作的赣发绣作品

陶永红:彩色发绣《清明上河图》

陶永红:百蝶图(彩发满绣)

近几年来,陶永红的作品频频出现在各大博览会上,不少作品都在博览会上获奖。这些荣誉背后,凝结了陶永红几十年的汗水,每一个日日夜夜,陶永红都与发丝作伴。她的双手总是五彩斑斓,她的脖子总是酸痛不已。这个不善张扬的传统女性实在不善言辞,她只是一再强调,赣发绣技艺必须要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要有自己的东西,传统的精华要继承,但必须在坚守传统中创新,赋予作品思想。而这些,除了要学会刺绣技巧,更重要的是不但学习,提高素养,这样才能赋予作品更多的内涵。

陶永红八岁便跟着母亲学习赣发绣技艺,所以自小对赣发绣有着不一样的情感。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热爱,才使陶永红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于赣发绣艺术创作中。注重在传承中创新,推陈出新,将赣发绣推至一个新高度。

华髻结青丝,匠心缔神品。在陶永红的身上,看到的不仅仅是赣发绣技艺的传承,还有一种精髓和文化的传承。其中所蕴含的精神,既有珍视手艺、守护技术,还有耐住寂寞、发扬精神,也有精益求精、保有气节。在陶永红看来,赣发绣能够走得更远,所以她已经有了长远的规划。目前,赣发绣已经拥有77项专利,她要让赣发绣走出江西,走向全世界。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