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巷子里的“潮范儿”

2023-07-28 06:15:10来源:国际商报  

开栏语:


(资料图)

近年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分两批在80个城市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致力于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保障和改善民生、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载体。目前,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初见成效,本报特开设专栏,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进行深入报道。

■ 本报记者 王旭光

中国商务新闻网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街道王家垅社区地处东风路东侧,由五条巷、六条巷、七条巷与东风路合围而成,辖区面积0.4平方公里,主要由原湖南冷库、中南物资、汽车电器厂、铁路等改制企业的单位宿舍组成,均属于无物业开放式小区。辖区常住人口约5800人,辖区人口密度大,人口老龄化严重,公共基础设施老旧,公共空间、公共资源缺乏,是长沙市比较典型的老旧社区。

2020年以来,社区着力打造“巷子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按照“公益+市场”相结合,通过补齐设施短板,创新服务能力,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实惠、品质的生活服务。

探索红色公益物业圈

管理更显专业范

社区九成以上楼栋房屋均属于房龄30年以上无物业开放式老旧小区,为提供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服务,社区引进了一家物业公司按照“半公益半市场”的方式开展合作。

入驻的物业公司拓宽服务范围,按照低价入场在辖区开展物业服务的同时为居民提供部分有偿服务,如上门维修水电网、厨卫漏水维修、房屋装修、家政服务等,用此类有偿服务创收弥补投入成本。

社区聚力推广,在本辖区内为物业公司有偿服务项目做好宣传和推广,在社区楼道设置固定位置,方便宣传企业推广产品和服务。同时,物业公司就近在辖区内招聘服务人员,既降低企业成本,还解决部分居民就业。

不仅如此,社区也与物业公司相互补位,共同提升服务品质。社区搭建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多业态交流,在辖区增设充电桩、快递柜、无人售卖机等,共同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建设全龄友好文化圈

生活更具文化味

该社区对辖区内历史、文化、人文进行多方整合,按照地域特色,打造“巷子里”文化品牌,提升辖区老、中、青、幼各年龄阶段居民的文化底蕴。

引进24小时图书馆。社区在辖区商业街区建成了家门口的图书馆,馆内设成人阅读区、儿童阅读区、电子阅览区、活动区、展览区等空间,配有全职馆员在岗服务,全天24小时开放,满足不同时段读者的阅读需求。社区居民在图书馆开展信息共享和交流互动,链接和睦共生的邻里关系,社区外读者通过分享文化和跨界活动,展示社区与外部联结的文化内涵。

开设巷子里的书画室。社区通过挖掘辖区内“手艺人”建设巷子里的书画室,将爱好书法的居民刘仲成引进书画室,为辖区群众免费提供婚书、请柬、讣告、感谢信、对联等代笔服务,有需求的群众只需要提供基础信息,从纸笔墨到文书格式全免费,书画室还在寒暑假期间免费为辖区学生提供书法培训等。

整合巷子里的文化。社区通过路面白改黑、管网线整理、交通微循环、规范经营户等硬件提质,在社区六条巷集中展示社区文化、社区历史、新旧面貌、人文故事、民俗文化等,文化墙方便居民在驻足观赏中追溯悠久的历史,在悄无声息中得到文化的滋养,让老街巷保留市井间的城市最真实的模样。

打造社区共享公益圈

服务更具互助性

针对老旧设施改造难、公共资源紧缺等诸多治理难题,社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探索“社区共享系列”服务,从根本上回应居民生活需求。

社区将废弃传达室改造成共享工具房,前期通过社区采购,后期由居民捐赠一批常用居家工具,供社区居民免费借用。同时,召集有维修特长的热心居民值守,负责工具房的日常维护和上门修理。目前,工具房内的工具多达32类100多种,辖区内低保户、独居老人、特困户都能享受免费上门维修服务,其他居民可享受低偿维修服务,有力解决了居民修补不便、自购工具无处安放和闲置浪费等问题。

针对社区宿舍楼阳台空间普遍偏小,晾晒空间不足的问题,社区建设共享干衣房,按照1元/次的标准,为居民提供烘干、消毒、熨烫、裁缝等服务,社区志愿者负责日常维护,老党员、老裁缝每周定时自愿驻点服务,居民也可通过电话、微信预约服务,社区孤寡老人、困难户等特殊群体均可免费享受服务,既解决民之所忧,又节约公共资源,获居民交口称赞。

不仅如此,社区注重为居民营造艺术和美的氛围,社区与辖区私人展馆合作,成立社区共享美术馆,打造1200平方米社区艺术展览、艺术培训基地,社区居民、独立艺术家可与社区合作策展,辖区居民均可免费观展。

社区还在辖区内建成24小时智慧健身房,开创智慧健身新模式,按照25元/月不限次标准,让普惠健身房走进了群众的生活圈,健身房配有防尾随系统、中央监控报警系统、中央空调、新风系统,以及各类智能健身器械,有固定力量区、有氧区、自由力量区、操房等多个功能区,老百姓举步可达、一目了然。

深耕邻里守望相助圈

养老更有人情味

为改善辖区老龄化问题,社区努力构建老年人互助网络,一边努力提升低龄老人的自我价值感,一边尽力满足高龄老人的部分养老需求。

按照“地域相邻、利于管理、便于活动”的原则,社区以一个或几个相近庭院为单位,建立三个庭院党支部,各庭院利用闲置空间,打造了功能齐全的“老邻舍”邻里中心,供院内居民休闲娱乐、理论学习、会客接待等。同时设立“庭院议事会”,以民主议决方式管理院落、调处纠纷、收集民意等,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十年如一日用脚步丈量街巷,从2012年至今,42名“小巷先锋直帮队”志愿者坚持社区公益,从最初的治安巡逻,拓展到惠民政策宣传、邻里纠纷调解、劝导文明养宠、环境卫生巡查、市容秩序维护、垃圾分类践行、收集反馈民情信息等方面,经过锤炼的志愿服务队伍,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社区“服务信号”全覆盖。

情暖空巢老人,社区从空巢和独居老人最困难、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采取定向结对帮扶的方式,让相对低龄的老年人帮助高龄老人解决居家养老的需求,如买菜、买药、陪同就医、备餐等,努力构建老年人互助网络,提升低龄老人的自我价值感,满足高龄老人的部分养老需求。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在王家垅社区已经落地生根,从根本上改善了老城区居民的“衣、食、住、行”,以市场性和公益性的有机结合,让群众享受更加实惠的服务,并让居民自主参与管理和自治,形成了良好循环。据了解,后期,社区党委还将在此基础上建设居家养老中心、社区食堂、社区老小发展中心、人大代表服务群众工作站等,努力营造配套更加完善、功能更加齐全、服务更加精细的生活圈。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