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说“内卷”,这所学校如何做到让家长学生都点赞?

2021-05-25 21:12:38来源:财讯网  

 5月14日下午,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报告厅里,校长范胜武正在与小学部的家长们讨论家庭教育。当他说到:“现在一些家长很焦虑,整天把眼光盯在孩子身上,报各种课外班、接送孩子、陪写作业、担心孩子沉溺游戏……”台下仔细听讲的三年级家长张女士会心一笑,对她来说,这都不是问题。

  不用给孩子报辅导班,因为每天下午4点半以后,从小提琴到跆拳道,从绘画书法到足球篮球,学校为小学、初中的孩子准备了近百门兴趣课,社会上能见到的课程类型,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应有尽有;

  也不用考虑接送孩子、陪写作业等问题,因为这所寄宿制学校里,不仅每个班有3名中外教包班上课,管好24个孩子的学习,还有专门的生活老师,照看孩子的衣食住行,帮助她的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至于太过焦虑,不会放手等问题,也不存在。由于工作日5天孩子都在学校寄宿,只有节假日才回家跟父母在一起,距离反倒产生了美,让父母与孩子都彼此珍惜难得的陪伴时光。

  没有了内卷和焦虑,就会更加满意。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成为孩子们喜欢、家长们放心的一所学校。在“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社会满意度调查”中,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多年名列前茅。2016以来,初中得分在海淀区74所中学里四年位居第一,一年位居第二;小学得分在海淀区115所小学里三年位居第二,一年位居第一。

  对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了解越多,你就越会发现民办教育存在的价值,你也就越能体会到:这才是教育应该有的样子。

  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展示

  近日,学校视频号直播间里,家长们正热情地给孩子们打CALL点赞,呼唤直播主持人马荏荇老师拍一拍自己孩子的身影,而马老师则不厌其烦地用直播镜头,逐个展示和关注每一位被点名的同学,不一会儿,直播间点赞就达到了4万多。原来,学校安排了六年级学生前往延庆开展劳动实践,体验传统农耕技术。正如马老师的直播镜头会给每位同学展示机会,在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展示。

  小学部实行包班制,每个班级由1名中教教师、1名海归教师、1名外教和1名生活老师负责,老师们全天候与学生们在一起生活,教室就是老师们的办公室,这使得老师们能够更加高效处理孩子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也更能够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和需求。

  说起自己的每个学生,小学部欧沛老师都如数家珍:秋实小朋友活泼好动,上课总喜欢说话,但在欧沛老师眼里,这不是缺点,她鼓励秋实发挥模仿能力强的优势参演话剧,参加了不少国家级比赛,还能获大奖;紫昭小朋友刚入学时,胆子小,每晚都躲在被子里哭,欧沛就鼓励她参加班干部竞选,如今紫昭的沟通能力特别棒……欧沛就这样关注每个孩子的特点和性格,指引他们前行,陪伴他们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能苛求他们一定要变成什么样,更不能拿这个孩子的劣势与另一个孩子的优势去比较。”欧沛说,“我们应该尊重这些差异,耐心陪伴、静候花开。”

  每个合理需求都能得到及时的重视和回应

  不开会、不谈事情时,范胜武校长很少在办公室里待着,他喜欢在校园里四处溜达,关注学校的一草一木,关注每一名老师和学生。范胜武笑称:这是拿着放大镜来看学校、办教育。

  早晨6点半跑早操,是学校坚持多年的传统。有一次,范胜武陪孩子们跑操,忽然发现有些学生跑得快,有些跑得慢。同样的运动量,对有些孩子来说“吃不饱”,对有些人来说却“吃太多”。范胜武就想,既然我们的文化课程能够做到选课走班,体育课和课间锻炼为什么不能因材施教、分层跑操呢?拿着放大镜看教育,让孩子们的锻炼,也有了更强的针对性和个性化。

  这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很小的孩子住校,如果没有爱、不细心,很可能给学生带来伤害。一天早上,生活老师刘金玉发现有个小女孩迟迟不愿意起床,面带羞涩。刘老师马上意识到,孩子可能尿床了。于是,刘金玉悄悄与小女孩进行眼神交流,示意她不要慌乱,照常起床上课。等大家都离开后,刘金玉再回寝查看,并换洗了床单被褥。刘金玉对细节的关心,让腼腆的女孩度过一次危机,顾全了孩子面子。

  在这里,从校长到老师,再到教工,都把每个孩子放在心上,对他们的每个合理需求,都想方设法地呵护满足。

  每年的招生季,马伟勋副校长都喜欢与孩子们谈谈理想,2016年时,他同样问起“你理想的大学是什么样的?”的问题,有的同学回答“我想去牛津大学”,将马伟勋带入了沉思。当时的21世纪国际学校,课程优势和特长更有利于学生申请美国、加拿大的名校,却缺乏针对英国留学的A-Level项目。正是这次不经意的谈话,推动学校进一步完善了课程体系。对学生有效需求的重视和回应,让学校和学生尝到了甜头。这几年,学生被英国名校录取的人数越来越多,2021年有两名同学被牛津大学录取。

牛津录取喜报

  每个孩子都能根据兴趣和特长全面发展

  如今已经就读乔布斯母校——里德学院的“文艺少女”黄可,曾是个不起眼的乖乖女。进入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之前,由于学习成绩不拔尖,不受老师的关注。

  转到这里后,个性化的教育模式,很快让黄可的优势凸显出来,黄可不爱说话,却热爱读书,有着非常大的阅读量。老师就专门设立了黄可读书会,请她为同学们领读;得知黄可母亲在媒体工作,老师就鼓励她发起成立记者团,带领同学跟着母亲做采访报道。就这样,黄可在这里脱颖而出,得到充分的发展。

  让每个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独特个性,自主自觉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方向,学校一直在做这样的努力。范胜武校长表示:“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标准件,而是独具个性的人。”

  基于这种个性化的培养需求,学校构建了中外互补、纵横贯通的“世纪课程”体系,横向的课程满足于学生发展需求,包括小学“全课程”,初中选课走班,高中国际课程本土化建设。纵向课程着力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包括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英语直通车课程、健康课程、艺术课程、世纪演说家课程、电影课程、研学旅行课程等。纵横交错、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育全人”的立体课程。

  特别是初中的“选课走班”,是北京市为数不多初中探索“选课走班”的制度,学校提供了百余门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兴趣等实际情况,选择不同难度、类型的课程,不再是一个班级一张课表,而是一人一张课表,把学习的自主性交到了学生自己手中,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每个学生,都成为自己人生发展、职业生涯的主动规划者和积极操盘手。这里的学生们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多了些许坚定和理性,少了很多盲从和随意。陈雪阳是校园体育达人,是滑雪、卡丁车的爱好者,但是一次偶然的运动受伤的经历,让她关注到专业运动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让她立下学习心理学、从事运动员身心康复的决心,并报考了心理学较好的科罗拉多学院。

  善良而又充满爱心的朱宇璇同学,目睹了地震导致建筑物倒塌后给人类的巨大伤害,立志要盖世界上最坚固的房子,当她收到牛津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名校的录取通知书时,她并没有一味追求名气和排名,而是坚定地选择了学术氛围更开放活泼的康奈尔大学。

  像陈雪阳、朱宇璇这样的孩子,在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还有很多。他们自信而坚定,努力却又从容,因为他们得到了充分的关注,所以不会为了博取关注而丢失了自我,由于他们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潜力都得到了发掘,因此不会匮乏,也不会偏激。

  关注每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个合理需求,并且集合学校、社会,老师和家长的力量,支持学生自主地生长,这就是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让学生、家长满意的根本之道。

标签: 内卷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