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盛堂霜降节气养生:秋末初寒,保暖护阳

2020-10-23 10:57:32来源:财讯网  

《岁晚》

(唐: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霜降节气特点

气肃而凝,露结为霜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时值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太阳到达黄经210度。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淅冷、开始降霜的意思。而后,新的季节又将开始,中医五行学说认为,金生水,主收藏,到了霜降之后,天气更加寒冷,人体的阳气也倾向于收藏。

《月令七十二后集解》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天气更加寒冷,秋风萧瑟,露水凝结为霜。霜降时节,是秋季与冬季的过渡节气,尚未完全退去秋季之燥热,又带有初冬之寒气,此时小儿养生重在护阳御寒。

霜降养生

“秋冻”需有度

民间有所谓“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说法,但进入霜降之时,“秋冻”则需有度,不可一味强求,避免适得其反。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腠理疏松,肌肤薄弱,卫外不固,不耐寒热。霜降时节阳气渐收,阴气渐盛,容易感受阴寒之邪侵袭而发病。

此时,小儿要多晒太阳,加强锻炼,逐渐添加衣物,要借助自然界的阳光之气以御寒防冻,防止阴气过度聚集,促进自身阳气的收敛与保养,是霜降时节小儿养生防病的重点。

深秋时节,防病保健意识要加强

霜降时节已是寒冷的深秋,要特别注意自我保养,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注意以下疾病的发生。

1、鼻炎

秋天是鼻炎的高发期,也是防治鼻炎的关键时期。鼻炎患者发病时,鼻子不透气、头疼,晚上睡觉不踏实、会被憋醒,继而导致患者白天精神萎靡不振。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到鼻窦炎时,患者还会出现头疼、脓鼻涕多等症状,其中儿童患者尤其是婴幼儿,一旦患上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发病时间过长,还会引起面部形态的改变,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预防鼻炎的主要办法

①要经常锻炼身体,逐渐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尽可能地避免感冒,自然会减少患各类鼻部疾病的概率。

②饮食上要多吃清淡的食物,尽量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

③一旦出现鼻周器官疾病,如扁桃体炎、咽炎等病时,要及时到医院治疗,以避免因相关疾病引发鼻炎、鼻窦炎。

④过敏性鼻炎患者要尽可能避免接触各类过敏源,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失眠

失眠症是一种持续性的睡眠质量令人不满意的生理障碍。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可继发于躯体因素、环境因素、神经精神疾病等。其症状特点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早醒、多梦,醒后疲乏或缺乏清醒感。

可代替催眠药的催眠食物

①牛奶:牛奶中含有色氨酸,这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睡前喝一杯牛奶,其中的色氨酸量足以起到安眠作用。饮用牛奶后的温饱感也增加了催眠效果。

②核桃:核桃是一种滋养强壮品,可治神经衰弱、健忘、失眠、多梦和饮食不振。每早晚各吃些核桃仁,有利睡眠。

③桂圆:性味甘温,无毒。桂圆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可医失眠健忘、神经衰弱等。中医治疗心脾两虚、失眠多梦的方剂归脾丸”就有桂圆肉。

④莲子:莲子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心烦梦多而失眠者,则可用莲子心加盐少许,水煎,每晚睡前服。

⑤食醋:劳累难眠时,可取食醋1汤匙,放入温开水内慢服。饮用时静心闭目,片刻即可安然入睡。

饮食保健

补冬不如补霜降

民谚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所谓霜降之补是补基础,此时阳渐消,阴始生,小儿养生的要点是敛阳养阴,各于阴阳。只有夯实基础,才能平安地度过严寒的冬天,有利于小儿的生长发育。可适量增加摄入一些益气固阳的食物,如羊肉、牛肉、兔肉、萝卜、白果、芥莱、芡实、黄芪等,并稍佐养阴润肺之品,霜降节气是脾脏功能最盛的时节,小儿食欲旺盛,食量增加,容易引起食滞而发生消化系统疾病。所以家庭护理要做到饮食有节,进补有度,不能暴饮暴食,盲目进补。

节气好食:平补养生菜

陈皮萝卜炖牛肉

材料:白萝卜块、牛肉500克,陈皮10克,盐适量。

做法:

1. 牛肉洗净,剁成小块,入沸水中汆烫后捞出。

2. 将所有材料入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1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成。

功效:牛肉富含蛋白质,可以补虚损、增气力,搭配具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等作用的萝卜,芳香健脾的陈皮,适合霜降节气平补用。

栗子炖白菜

材料:栗子200克,鸭汤适量,白菜200克,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1.将栗子剥去壳,切成两半。

2.锅中加入适量鸭汤,烧开后下入栗子肉,大火烧开后转小火将栗子煨熟透,再加白菜,略煮后加入盐和味精调味,炖熟即可。

功效:栗子能健脾肾,白菜补阴润燥,秋末冬初经常食用对改善干燥上火等症状很有帮助。

霜降节气调理

养好肝脾肾,常按三个“太”

《黄帝内经》中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季节,人体肝、脾、肾三个脏器容易出现功能紊乱,出现眼睛干涩、消化不好等健康问题。所以适当调养是非常必要的。采用穴位按摩的方法也可以达到滋养肝脾肾的目的,推荐三个穴位,即太冲穴、太溪穴和太白穴,这三个穴位都在脚上,晚上临睡前按一按,对秋冬养生很有帮助。

太冲穴:

是肝经的原穴,肝之精气汇聚最深的地方就是太冲了。揉太冲穴可以疏通肝经,保养肝脏。可以改善面色,还可以改善视力。取太冲穴时,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也就是足大趾与第二趾的中间凹陷处,以手指沿拇指、次指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脉搏搏动的地方,即是太冲穴。按摩太冲穴可以疏解情绪、缓解胸部发闷的不适感。

方法:可以用拇指的指尖或棉棒按压太冲穴,会有酸麻的感觉,每次按压5-10分钟即可。

太白穴:为足太阴脾经的输穴、原穴。刺激此穴有健脾利湿、理气和胃的功效。天气寒冷,出现脾胃功能不好,表现为消化不良、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等,都可以按摩太白穴,效果非常好。太白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方法:用手的大鱼际部位,在足内侧从后往前推,每次推50下,每日2次。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汇聚肾经元气的“长江”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人体的元阴和元阳都来源于它,所以肾是人体元气之源。古代很多医家面对垂危的病人,多用这个穴“补肾气、断生死”,如果在这个穴位上能摸到跳动的动脉,说明病人肾气未竭,还可救治;如果没有跳动,就说明病人阴气缠身,比较危险了。

太溪穴位于足内踝后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侧对称。可用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棉棒来按揉;按揉的力度,除了要有酸胀的感觉之外,还要有麻麻的感觉。

方法:每天按摩2次,用指腹按揉,以局部微有酸胀感为度,每次10分钟,在肾经的流注时间,即每日下午17-19点时按摩的效果更好。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经筋骨推拿疗法

经筋骨推拿疗法三代传承谱系

非遗特色调理有效针对329种症状

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益盛堂"——了解中医非遗传承品牌:益盛堂、中医护肤品牌:澳丽泉。

来源:部分图文内容摘自《二十四节气养生经》中图养生文化研究中心;《廿四节气》冯秀藻、欧阳海著;《二十四节气》陆仁寿著;《黄帝内经24节气顺时调养》常学辉编著;《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黄砚萍主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