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业重回“双百”时代!百亿阵营格局大变,行业头部化加速-焦点观察

2025-10-25 07:49:43来源:券商中国  

近两个月,在上证指数创出十年新高的背景下,私募基金再度迎来一轮规模扩张的机遇,一批私募涌入“百亿俱乐部”。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22日,百亿私募数量突破至101家,较8月底的91家新增10家。其中,正瀛资产、开思私募、太保致远(上海)私募、大道投资为新晋百亿私募,红筹投资、源峰基金等6家私募再次回归百亿阵营。

值得注意的是,百亿私募的格局已悄然生变,量化私募数量升至47家,成为“百亿俱乐部”主力军,将主观私募甩在了身后;同时,行业头部效应进一步强化,优胜劣汰加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重回“双百”时代

百亿私募数量是衡量私募业发展和市场温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2020—2021年,在一轮牛市的推动下,一批私募跨越百亿大关。2021年底,百亿私募数量首次突破100家大关,私募行业进入百家百亿的“双百”时代。

随后,百亿私募阵营继续扩容,尤其是伴随着量化私募的崛起,百亿私募数量在2023年一度最高达到115家。然而,到了2024年,在市场持续下行的背景下,私募的规模缩水严重,一批百亿私募掉队,被迫退出百亿私募阵营。

尤其是在去年八月,百亿私募数量一度锐减至80家,一批私募从百亿退至50亿~100亿区间,更不乏个别私募掉落至50亿元以下,从此一蹶不振,再不见身影,凸显出市场和行业的残酷。

进入2025年,A股走出强势上涨行情,尤其是下半年以来,上证指数更是创出了十年新高,百亿私募数量开始不断增长。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22日,百亿私募数量突破至101家,时隔一年多数量重回一百家,10月新增5家,较8月底的91家新增10家。

其中,正瀛资产、开思私募、太保致远(上海)私募、大道投资等4家为新晋百亿私募,红筹投资、源峰基金、上海新方程私募、望正资产、旌安投资和赫富投资等6家私募再次回归百亿阵营。

排排网集团旗下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表示,10月以来,百亿级私募机构数量继续增加,一是,A股市场企稳回升,权益类资产收益有所提升,带动私募产品业绩与规模同步上升。二是,投资者对头部私募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资金持续向业绩较稳、策略成熟的机构集中。

百亿私募格局大变

值得注意的是,百亿私募的格局已悄然生变。

从投资模式分布来看,在当前的101家百亿私募中,量化私募数量最多,共47家,占比46.53%,成为“百亿俱乐部”主力军;主观私募紧随其后,共44家,占比43.56%;混合策略私募有8家,占比7.92%;另有2家机构尚未披露投资模式。

回到2021年底,百亿私募数量首次突破100家,彼时百亿量化私募数量仅为25家;4年后,重回100家,百亿量化几乎扩张了一倍至47家,占比持续提升,也意味着一批主观百亿私募机构纷纷掉队。

从9月以来新晋的10家百亿私募来看,主观策略私募有6家,混合策略和量化策略均为2家。在这一轮市场快速上涨的推动下,主观私募终于以相对优异的业绩表现,吸引了资金的流入,推动规模的迅速上升。

华南某私募负责人表示,量化和主观之间并非泾渭分明。量化的诸多策略和方法论,对主观投资也有借鉴作用。

此外,量化与主观发展的方向有差异化,量化投资覆盖全市场的股票,追求策略的效率和快速迭代;主观策略则看重标的公司的质地,追求个股的深度挖掘。虽然短期量化的发展可能对主观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长远来看影响不大。

行业头部化加速

随着行业监管深化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私募行业的头部化加速。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场共备案私募证券产品8935只,其中有备案私募产品的私募管理人数量达2322家,其中1879家备案产品在5只以内;有26家私募管理人备案产品超过40只,累计备案了1654只,占总备案数量比例18.5%。

这26家私募中,有23家为百亿私募,百亿量化私募管理人达19家。其中,宽德、黑翼、明汯,分别备案了120只、114只、111只。

三季度以来,百亿量化私募的规模出现了新一轮跃迁,资金不断向头部量化聚拢。据QIML编辑部的统计,念空念觉、千象资产、图灵基金跨入150亿~200亿队列;进化论资产、鸣石基金、顽岩资产、信弘天禾、因诺资产跨入200亿~300亿队列,诚奇资产跨入400亿~500亿队列。

此外,龙旗科技、黑翼资产、世纪前沿资产更是连越两级,管理规模分别超过300亿元、400亿元、500亿元。而量化行业四大巨头,幻方量化、九坤投资、明汯投资、衍复投资,则跨入700亿~800亿队列。

值得注意的是,300亿以上的头部量化三季度的规模均实现攀升,唯有灵均投资止步不前,目前处在400亿~500亿规模,被黑翼资产和诚奇资产追上,被世纪前沿超越。二季度末,灵均投资尚处于第二梯队,仅次于四巨头,目前已退守第三梯队,世纪前沿以500亿~600亿元规模升至第二梯队。

据QIML统计,三季度国内量化私募管理人(主要统计规模大于50亿元的量化私募)规模总和保守计算为1.3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超2000亿元。

这显示出私募行业“头部效应”进一步强化,资源不断向优质私募倾斜,行业优胜劣汰加速。在以绝对收益为指标的私募业,竞争十分激烈,不进则退,私募唯有专注于做好投资,为客户不断地提供超额收益,才能不被市场淘汰。

责编:杨喻程

排版:汪云鹏

校对:许欣

标签: 财经频道 财经资讯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