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园物产丰

2023-08-03 06:56:49来源:北京日报  

完颜麟庆绘“董墓尝桃”

三山五园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人们最熟悉的就要数京西稻和北京鸭了。京西稻作为康熙皇帝亲自培育出的优良稻种,专供宫廷,称为御稻,直到现在仍有种植。北京鸭俗称“白鸭”“填鸭”,最先在玉泉山、颐和园一带养殖,后来传到国外,为世界著名鸭种。其体型硕大丰满,肉质肥嫩,富于脂肪,适宜烤食,是制作北京烤鸭的不二之选。除此之外,三山五园地区还出产很多优质的农林产品、副食小吃。


(资料图)

西山一带出产优质水果,如葡萄、苹果、梨、桃等,其中董四墓村的蜜桃最为有名。清代钱泳《登楼杂记》云:“桃之属北地最佳。京师出者,董四墓为上品。”吴振棫《养吉斋丛录》也说:“董四墓在玉泉山北,产桃味最美。”当时董四墓桃是与山东肥城桃、河北深州桃齐名的名果佳品,入贡宫廷。

据记载,明代有老太监董四,善于种桃,死后葬于此地,故村名董四墓。董四墓村的蜜桃在乾隆时期就誉满京城,吴省钦有《董四墓桃》诗云:“青埋千里草,红绽一林桃。不卖求难得,先尝送每叨。浆凝寒迸齿,肤腻裂揩毛。”

董四墓桃“白而小,味甘水足”。1936年出版的《北平游览指南》总结了它的特点:“一、放之日久,概不变色变味;二、用刀切开,桃穰不染刀锈;三、用手一提,全桃之皮可一齐离穰脱落。”根据成熟时节不同,董四墓桃分为伏桃、秋桃、麦黄熟桃三种,进贡宫廷,每次进贡多则三千枚,少则一千枚。《申报》曾报道,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六月二十日“田首领太监进呈海甸董四墓所产青蜜桃一千枚”。

董四墓桃在清代是帝后赏赐、好友馈赠的好礼物。乾隆时期,额驸福隆安赠送董四墓桃给侍郎谢墉,谢墉专门写了三首诗记其事,以表谢意。其中一首诗云:“好桃董四擅西山,玉液横流齿颊间。绝塞何能尝此味,顿教客里驻颓颜。”嘉庆帝曾将董四墓桃赏赐给他的老师朱珪,朱珪作《蒙赐董四墓桃恭纪诗》上表谢恩。清末醇亲王载沣在日记中提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初九,他上朝议事完毕后,慈禧太后赏了他“董四墓桃十数枚”。道光时期,酷爱瓜果的完颜麟庆曾受邀到董四墓桃园品尝鲜桃,在他撰写的《鸿雪因缘图记》中有“董墓尝桃”一章,记载的即是此事。

桃花盛开时节,董四墓一带美不胜收。《北平游览指南》记载:“每年值秋桃放花之际,桃红遍野,红紫缤纷,直如世上桃园。城中王公大人届期呼车乘马,联翩而至该地观赏桃花,以为乐事。该地又有天齐庙一座,庙后墙地每年至中秋节,必由民众共同发起演唱秋戏一天,以谢花神。”清末,桃园逐渐衰弱,树不更新,老而无果,只能从市场上购买桃,送入宫中,敷衍塞责。民国后,桃园被达仁堂购买,改成了鹿囿。有人还曾将嫩枝嫁接成新树,保留桃种十多年,但最终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消失。

董四墓村还产枣,其果皮薄,果肉白色乃至白绿色,肉质脆嫩,多汁味甜,名曰大白枣,亦为贡品。

三山五园地区还以莲花白酒、酱菜、冻豆腐及各种街头小吃闻名。

莲花白是一种药酒。《清稗类钞》云:“瀛台种荷万柄,青盘翠盖,一望无涯。孝钦后(即慈禧太后)每令小阉采其蕊,加药料,制为佳酿,名莲花白,注于瓷器,上盖黄云缎袱,以赏亲信之臣。其味清醇,玉液琼浆不能过也。”莲花白酒并非宫廷独有,六郎庄的莲花白历史更悠久,也更醇香。六郎庄一带盛产莲花,“望水一方,皆水也,水皆莲,莲皆增白”,用玉泉山水酿造莲花白,得天独厚,最得文人称赞。嘉庆时期,奕绘写有《清明双桥新寓》诗曰:“六郎庄上酒,旧属白莲花。双桥寺里客,新到即容赊。”

前面说的完颜麟庆在董四墓桃园与朋友聚会时,朋友周春和刘五园就“携六郎庄莲花白来会,并遣丁赴高水湖采莲踏藕,食之鲜嫩,迥异常品”。还有用玉泉山水酿造的玉泉酒,宫廷中用途最广,皇帝日常饮用、赏赐、祭祀、宴会、御膳等多用玉泉酒,多时每年用量达一万余斤。

酱菜深得京城内外百姓的喜爱,三山五园地区著名的酱园字号有天义、德连元、广源号等。据民国时期《西山之乡土地理学的调查》《北平市四郊农村调查》等文献记载,厢白旗的天义酱园“为昔日西山一带最著名之大规模酱菜铺”,在城内西四北路、东安市场皆有其分号,兴盛时,酱缸达3000余口。青龙桥的德连元酱菜,萝卜、黄瓜、青椒等,“酱后犹脆,即城内名酱园无及之者”。四王府的广源酱菜,“亦与青龙桥之德连元齐名,年自寒露以后,至翌年春分间,有甜面酱所腌者尤佳。前者为特制之品,后者但以味胜,然其驰名遐迩,已非一日,则皆同也”。在1935年北平市物产展览会上,德连元的甜面酱菜被评为一等奖。此外,青龙桥隆和永、四王府于记的豆腐,以青豆作为原料,滑嫩爽口,其冻豆腐,“色绿,蜂窝特小,富有弹性,不带生味且香”,在当地广受好评。

街头小吃则以海淀成府村(今北京大学东门区域)的面茶和盐花豆较为有名。民国《成府村志》记载,熬面茶,“西郊为第一,京内皆知海甸面茶,玉泉山冻豆腐,六郎庄老黄豆,那是最响名的食物。海甸面茶以汪姓为第一,成府村以郭氏昆仲为第一,与海甸汪姓面茶一脉相传”。盐花豆,“张姓油炸豆儿在京西最享盛名”,人称豆儿张,用老黄豆过油炸,撒上盐花即成,还有一种油炸后裹上一层糖皮子。用纸包成长包,从成府村到万寿山一路叫卖。慈禧太后住在颐和园时,听到叫卖声,让太监出园购买,吃后念念不忘,命御膳房仿制,皆不如豆儿张的味道。于是让豆儿张隔日进园炸豆,每月给他二两银子。

除了以上物产,东西杨屯的白梨、玻璃屏大洼的鲜桃、玉泉上游的荸荠莲藕等,亦为当时名品。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