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爱尔眼科: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更有能力担当使命!

2022-05-14 10:21:34来源:财讯网  

 

长在长春爱尔眼科医院,有14名勇士,他们是父母心疼的孩子,是孩子依赖的父母,是伴侣依靠的爱人。3月24日晚上,他们肩负着抗击疫情的光荣使命,来到中韩合作示范区方舱隔离点,负责整个方舱的“开荒”,及部分区域隔离人员的接管工作,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的“战疫”。

image.png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经验少的现实情况,他们充分发扬使命担当的拼搏精神,通过不懈努力,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得到了方舱隔离点领导的高度评价与认可。这是他们作为医者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的担当,也是他们爱的奉献。3月24日至今,医疗队共接管两批隔离人员,合计240人,约占入舱人数的30%。自开舱至今,没有发生一例医务人员和志愿者感染的病例。

“入舱头三天,我们每人均只睡了8个小时,我们之前从未参与过一线抗疫工作。除了累,更觉得是一次挑战,责任重大。”长春爱尔医疗队队长、白内障科医生邓晰泽说道。

“入舱以来,面临的挑战是什么?目前舱内情况如何?出舱后有何心愿?”带着这些问题,小编与邓晰泽,医疗队院感负责人、屈光手术科护士墨秋梅,医疗队队员、白内障科医生黄敬喜,医疗队队员、综合手术室护士高远达进行了深度对话,了解了他们在方舱隔离点的所见所闻所想。

小编:近一个月的工作应该非常忙碌,目前医疗队所在的方舱隔离点有多大面积,能容纳多少隔离人员?目前,有多少隔离人员入舱?

邓晰泽(队长):方舱隔离点占地面积2万余米,分5个舱,每批次多的可容纳400余人,目前已接近满舱。我们一开始接管的是一个可容纳52人的小舱,因在工作流程和管理方面表现突出,上级领导给我们指派了更为艰巨的任务,承接21号舱。

这是个新舱,也是两个大舱之一,占地6000米,前一批次共接管105人,目前,前一批隔离人员已解除隔离出舱(包括11名阳人员和94名安全人员)。4月20日,我们又迎来了第二批隔离人员,共106人,已顺利入舱

小编:这次您主要负责什么工作?团队如何分工协作?

邓晰泽(队长):我主要担任队长职务,负责整个舱内的工作流程,并协助院感制定方舱的相关制度。舱内的所有事务,小到隔离房间的门锁、水池和马桶是否使用正常,生活物品是否缺乏,大到舱内隔离人员、医务人员及志愿者的感染防控等,事无巨细,我们都要——安排好、管理好,保证方舱内所有人员的生命安全。之前我们未参加过方舱隔离点的医护工作,起初因缺乏经验,对大多数工作内容并不了解,但越不了解,越要苦下功夫。

入舱前一天晚上,我们连夜开会培训,再三梳理工作流程,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并制定了轮班制度,每6小时一班。

小编:这是长春市初次由民营医院医疗队作为开荒部队进入方舱隔离点吗?为什么会选择爱尔眼科担起重任?

邓晰泽(队长):据了解,目前,长春爱尔方舱医疗队不仅是初次以民营医院为首,作为开荒部队进入方舱隔离点,也是初次由民营医院指导方舱院感工作的医疗队。之所以选择爱尔眼科担此重任,源于爱尔眼科在长春建院十余年的历史,深受春城人民的信赖。

此次长春疫情蔓延迅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更有能力担当大任,我们会用实际行动守护全市人民生命安全,不辜负人民对我们的信任。

小编:初次进入方舱工作,医疗队遇到的挑战是什么?

墨秋梅(院感负责人):我们负责方舱的“开荒”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经验少,这是非常大的挑战。

这也是我初次负责方舱的感控工作,真的很有压力。在这里,非常感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殷艳玲和省方舱隔离点特聘专家巢阳在院感工作中给予我的支持与帮助。在专家老师的指导下,结合隔离点实际情况,我认真制定了“三区两通道”制度,穿脱防护服流程示意图,并完善了隔离区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同时,我还提出了方舱隔离点日常医护4S管理模式,为舱内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制定统一“闭环管理”详则,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普及,开展隔离人员心理护理、隔离人员心理评估、隔离人员用电安全指导,培训志愿者快速进舱开展工作等。头三天,我们几乎全队所有人只睡8小时,但这些努力,终没有白费。艰难的“开荒”工作为开舱后顺利接管一批批隔离人员,及帮助后续进舱的兄弟医疗队熟悉情况打下坚实基础。

自开舱至今,没有发生一例医务人员和志愿者感染的病例。

小编:入舱以来,有没有发生突发情况?

墨秋梅(院感负责人):开舱后的当晚,我们迎来了一批隔离人员,由于舱内地面是铁皮的,且凹凸不,导致我们医务人员的鞋套破损了。这是非常严重的职业暴露,属于院感突发事故,非常危险。我立刻要求所有人立即消杀,并让每个人套上五层鞋套,保持高抬脚的行走姿势。

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还要高抬脚行走,安置隔离人员,其间有多难,可想而知。可即便如此,长春爱尔眼科医疗队全体队员仍圆满完成了这一批隔离人员的入舱工作,得到了方舱隔离点领导的高度评价与认可。

小编:据悉,进入方舱隔离点前,您刚结束隔离,能介绍下大致情况吗?

黄敬喜(队员):是的,入舱前我刚结束隔离。因为,我之前曾到黄码医院,为一名做过眼部手术的密接患者进行眼部拆线。

这名密接患者之前做过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他希望能尽快拆除缝线,但受到疫情和黄码医院医疗条件的限制,一时无法拆线。于是,长春市卫健委联系了爱尔眼科,要求我们予以支援。

我接到任务后立马前往医院。其实,这个手术操作在时相对简单,但在疫情期下特别困难。

其一,这个病人眼部缝线是眼科手术中非常细的10-0缝线,比头发丝还细,肉眼分辨比较费力;其二,因为防疫,我无法使用显镜、裂隙灯等设备,只能用肉眼去观察缝线;其三,戴上口罩和护目镜后,不久就产生雾气,缝线根本看不清。后来为了减少雾气,我只能憋气不呼吸,抓住视线清晰的时间段,才能快速地拆除缝线。

治疗结束后,按照规定,我需要隔离14天。在隔离的第八天,得知需要支援方舱,我立马向医院报名,继续到抗疫前线支援。

小编:入舱以来,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高远达(队员):在方舱,夜晚比白天还热闹,有的大学生深夜还在玩游戏,有的凌晨2点起床泡泡面。我的夜班(凌晨0点至清晨6点)充满了90后style,像极了高中班主任,不时要叮嘱“顽皮”的学生。每隔两小时,我还会巡一次房,提醒大家早点休息,以免抵抗力下降“招架”不住病毒

小编:此次任务完成后,大家有什么心愿?

所有人:希望回去后能多陪陪家人,去一些想去的地方,吃一些很久没吃的美食。目前,长春市已实现社会面清零,相信离回家的那一天不会太久。愿我们的城市逐渐恢复以往的繁华,愿接下来的每一天,所有人都能安健康。

疫情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却也让我们看到了顽强不屈、无私奉献的人心,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人,托起了充满爱与希望的“生命方舟”!我们有理由相信,疫情终会消云散,脱下口罩畅快呼吸的那一天一定会早日到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