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甘孜乡城:“深夜驿站”温暖夜归人

2025-11-11 11:19:03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片)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0日电 (张欣 甲阿莲)凌晨两点,甘孜州乡城县的街道沉浸在夜色里,“频频食品销售店”的灯光却格外醒目,在街角晕开一圈暖黄。收银台前,店主杨艳萍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望着刚买完夜宵离开的顾客,嘴角终于舒展开久违的笑意。谁也想不到,这家如今深夜仍热闹的小店,半年前还差点成了杨艳萍的“心病”。

杨艳萍的店开在县城最繁华的路口,按理说占尽地利,生意却始终不温不火。二十平米的空间里,货架挤得满满当当。“顾客进来转一圈就走,说找东西太费劲。”她抹了把围裙上的油污,语气里满是无奈,“白天都没几个人,晚上更不敢开门——灯全开着电费高,关了又太暗,客人更不愿意进来。”

去年冬天,杨艳萍翻完账本红了眼:除去房租水电,一个月下来几乎没剩什么钱。看着隔壁贴出的转让告示,她不止一次动过关店的念头,可指尖攥着账本又松不开:“这店是我唯一的营生,关了门,一家人的开销可怎么办?”

转机藏在一次寻常的拜访里。2025年初,日常来拜访的烟草客户经理陈敏听杨艳萍随口抱怨生意难做,忽然提议:“现在年轻人爱熬夜,周边还有夜班护士、出租车师傅,不如试试改造成24小时便利店,说不定能盘活。”这话让杨艳萍既心动又犯怵:通宵营业要独自守到深夜,安全是个问题;而且改造店面、增添安防设施,又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可一想到深夜里可能需要热食的司机、赶工的年轻人,杨艳萍还是咬了咬牙:“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一把!”她先找亲戚凑了两万块钱,又自己对着店铺图纸琢磨布局。白天要守店,她就等晚上关了门,搬着货架一点点挪位置,常常忙到后半夜;为了省工钱,她踩着梯子刷墙、擦饮料柜,手上磨出好几个血泡;调整商品结构时,她拉着来买东西的年轻人问喜好,把大家提的需求一笔一笔记下来,再对照库存淘汰滞销品。

改造的半个月里,杨艳萍瘦了整整五斤。但当崭新的LED灯亮起,货架摆得整整齐齐,即食区的微波炉冒出热气时,她站在店门口看着这一切,忽然觉得所有辛苦都值了。重新开业当天,她挂出“24小时营业”的红牌子,还特意熬了一锅酥油茶免费招待客人。让她没料到的是,第一个深夜顾客是刚跑完长途的货车司机,捧着热乎的方便面直念叨:“终于能吃上口热的了,跑了好几个小时,早就饿坏了,你们店开得太及时了。”

如今,杨艳萍的店成了县城的“深夜驿站”:学生来买作业本,司机师傅泡桶面,晚归的年轻人带份夜宵,连附近的大爷都会在傍晚来闲聊几句。营业额比改造前每月多了近3000元,她还雇了个兼职小姑娘帮忙守夜,自己终于能睡上安稳觉。

“以前总觉得日子熬不出头,现在看着这盏灯,心里就亮堂。”杨艳萍望着店里来来往往的顾客,声音里裹着笑意,“这不仅是我的店,也是大家深夜里能落脚的地方。”那盏亮到天明的灯,照亮了她的生计,也把店铺“频频”服务的温度,揉进了这座小城的每一个夜晚。(完)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