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浸泡过的食物不能吃,暴雨洪涝后这些事不可大意

2023-08-01 17:26:07来源:中国小康网微信公众号  

近日多地迎来强降水,尤其是京津冀地区出现了暴雨。强降雨不仅需要防汛,还需要防病,为防止“大灾之后有大疫”,暴雨洪水过后,应该如何做好个人饮食卫生、健康防护?

浸泡过的食物 一律不能食用


(相关资料图)

洪灾期间如果家里的碗筷被洪水浸泡过,家中餐具如何消毒呢?河南省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研究所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室主任付鹏钰介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清洁和消毒后再使用

如果家里食物被洪水浸泡过,这些食物一律不能食用。”河南省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研究所环境卫生研究室王永星说。

▲图源:卡乐图片 宁颖 摄

付鹏钰强调,洪涝期间,我们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首先不喝生水,水一定烧开后喝;食物上不能吃霉烂变质的食物,不能吃来源不明的食物,不吃生冷食物,特别是生的水产品近期不能吃,食物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生熟分开,刀、案板、容器都要生的、熟的各备一套,避免交叉感染。食物在烹制过程中要做到烧熟、煮透,饭做好之后尽快食用,尽量不要剩饭;如果确实有剩饭剩菜,要及时保存。

暴雨洪涝后容易引起各类皮肤病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周夕湲介绍,夏季炎热、潮湿,人体容易出汗,本就是皮肤癣病的高发季节。洪涝灾害后湿度更大,如果皮肤长期浸泡在洪水中,很容易发生足癣、股癣、体癣等真菌性皮肤病,可表现为浸渍、水疱、脱屑伴瘙痒等。在预防方面,既往有足癣者要勤换鞋袜,保持足部皮肤干燥;有股癣者应穿宽松、透气的内裤,避免久坐。同时,要注意皮肤褶皱部位局部清洁,保持局部的干燥、透气,不和他人共用拖鞋等物品。

“洪灾过后,由于接触了污水,灾后卫生条件较差,加上劳累之后免疫力下降,容易诱发细菌性皮肤病,比如毛囊炎和脓疱疮;破损处的皮肤极易合并细菌感染,严重者可造成丹毒、蜂窝组织炎等。毛囊炎好发于青壮年,表现为毛囊性的丘疹、脓疱;脓疱疮好发于儿童,表现为水疱、脓疱、糜烂、结黄痂等,严重者可出现皮肤疼痛、剥脱、发热等。”周夕湲提醒,预防细菌性皮肤病要注意个人卫生,及时用干净的水洗澡、洗衣服。每天换洗贴身衣物和袜子。

周夕湲表示,由于洪水浸泡泥土和污物,含有很多细菌、真菌、污染物,本身就存在过敏的人群一旦接触,更易引起湿疹、皮炎等皮肤疾病。其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奇痒难忍,严重的出现糜烂、渗出,处理不当或继续浸泡污水可出现继发细菌感染。预防此类皮肤病,要及时清洗,保持皮肤清洁;不要食用辛辣食物、易致敏食物及饮酒;不用热水烫洗,尽量减少搔抓患处,减少日光暴晒;皮肤干燥者,可涂抹润肤乳。

▲图源:卡乐图片 宁颖 摄

“夏季是蚊虫繁衍的季节,洪水泛滥更促进了蚊虫的孳生,要警惕虫咬皮炎。”周夕湲表示,虫咬皮炎可出现丘疹、风团或瘀点,亦可出现红斑、丘疱疹或水疱,皮损中央常有刺吮点,散在分布或数个成群。儿童以及部分体质敏感的人群,可出现大片的肿胀,自觉奇痒、灼痛,一般无全身不适,严重者可有恶寒发热、头痛、胸闷等全身中毒症状。为预防虫咬皮炎,在室外要穿长衣裤,野外露宿时尽量使用蚊帐,室内注意通风干燥。

为防止各类皮肤病发生,周夕湲建议,尽量减少手足在水中浸泡的时间,可在下水前外涂防水油膏;户外作业时应穿戴好防护衣帽,下水作业时穿防水长筒靴;注意做好个人卫生,浸泡后要及时清洁,对破损皮肤及时消毒

勿用雨水清洗蔬果

北京市疾控中心7月31日发布健康防病提示:外出归来须洗手,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并使用流动水正确洗手。养成不喝生水的好习惯,饮用开水、瓶装水,禁饮带有颜色、带有异味(余氯或臭氧等消毒剂味道除外)、呈现浑浊的水。

▲图源:卡乐图片 贾琼 摄

切勿用雨水或被雨水污染的水清洗蔬果,如果暂时不能保证新鲜的食材供应,建议食用合格的包装食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一旦发现饮用水出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卫生监督部门,如饮水后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并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强降雨天气,要及时清理居室周边的雨水、垃圾,减少蚊虫滋生,防蚊、灭蝇。及时清除水源地周边及上游的污泥、垃圾、动物粪便、动物死尸等污染源,尤其要做好厕所等关键部位的清洁卫生。

暴雨过后,绝对不能喝生水!

中国疾控中心2018年在其官网刊文《洪涝灾害灾后健康宣教核心信息(2017年版)》,提醒公众,洪涝灾害发生后,要注意饮水卫生

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装水器具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对临时的饮用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等,一定要进行消毒;自来水水管或水龙头如被污染,退水后应充分清洗管路,水龙头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中国小康网微信公众号综合人民网、北京日报、北京市疾控中心、大河网、苏州新闻网)

编辑:周经韬

审核:王芳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