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资讯:全国爱牙日:小口腔关乎大健康

2025-09-20 17:16:55来源:新华网  

口腔是反映全身健康的重要窗口。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有何关系?如何更好呵护口腔健康?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晴雨表”


【资料图】

“去医院看牙周炎,没想到医生说和我的糖尿病有关。”近日,一名网友分享自己的就医经历。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晴雨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主任医师邓旭亮表示,许多疾病会在口腔留下早期信号。如糖尿病会改变患者对牙菌斑的反应,导致牙周感染更为普遍和严重;缺铁性贫血可使舌面光滑如“镜面”;难以缓解的严重口干,是干燥综合征的核心症状之一。“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

同时,口腔健康也会影响全身健康。“口腔疾病会直接影响咀嚼功能,进而影响营养摄入与生活质量。”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主任万阔介绍,此外,牙周病引发的慢性炎症也会干扰血糖控制,孕期严重的口腔疾病有可能导致胎儿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复发性口腔溃疡、颞下颌关节紊乱等,还会对心理健康带来影响。

专家提示,口腔疾病与许多慢性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过量摄入高糖、高脂、高盐、低纤维的食物,不仅与肥胖、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癌症等有关,也和龋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密切相关。

“限糖减酸”让口腔更健康

万阔介绍,摄入含糖食物时,口腔中的细菌会迅速将其转化为酸,这些酸会侵蚀牙釉质。

同时,糖分还会促进牙菌斑的形成,增加牙龈炎和牙周病的风险。研究表明,高糖饮食者患牙周病的风险比低糖饮食者高出近30%。

需要注意的是,特别要控制游离糖的摄入量。邓旭亮介绍,游离糖主要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到食品中的蔗糖或葡萄糖等。游离糖对牙齿的破坏,远大于天然存在于新鲜水果中的果糖等非游离糖,过量摄入游离糖会使患龋风险增加。

专家提示,由于完整水果中的糖由一层植物细胞壁包裹,消化过程更缓慢,所以新鲜完整的水果不易致龋,但水果制成果汁后其所含糖分成为游离糖,致龋性就会增加,因此,不建议将水果制作成果汁食用。

此外,饮用碳酸饮料也易导致牙齿脱矿,引发龋病或酸蚀症。喝含糖饮料或酸性饮料时建议使用吸管,减少饮料与牙齿接触的时间,防止牙酸蚀症和龋病发生。进食后应尽快漱口,去除口腔食物残渣,缓冲口腔酸性环境。

全生命周期守护“一口好牙”

一些家长觉得,乳牙坏了没事,反正还要换牙。

“乳牙龋坏会影响儿童咀嚼功能,进而影响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万阔说,乳牙还承担着引导恒牙生长的作用,如果乳牙龋坏没有及时治疗,还会影响恒牙萌出,导致牙列不齐等情况。因此,保护好乳牙非常重要。

儿童时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最佳时期。专家建议,给孩子制作无添加糖或者低添加糖食物,让孩子不偏食、爱吃少盐少油少糖的食物,养成健康膳食习惯,这不仅有助于口腔健康,也将让孩子受益终身。

此外,部分老年人抱有“年龄大了牙齿脱落是正常的”“‘老掉牙’了不用管”等观点。

对此,邓旭亮提示,老年人缺牙后应及时修复,否则会影响咀嚼功能,从而影响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甚至影响全身健康。长期缺牙还会导致其他牙齿的倾斜、移位、过长等,更易发生龋齿、牙周炎等疾病,同时加重剩余牙齿的咬合负担,进一步加速剩余牙齿的丧失。

专家提示,口腔疾病常进展慢,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般不易察觉。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口腔疾病。 一般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口腔疾病进展快,建议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标签: 爱牙日 口腔健康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