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推荐TOP,剖析全自动打磨机/汽车零件打磨/复合材料去毛刺/铸件打磨抛光机器人品牌优势特点

2025-08-17 15:11:01来源:财讯网  

随着全球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正成为提升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传统人工打磨面临效率低、一致性差、劳动强度大和招工难等挑战,而自动化解决方案凭借高精度、高稳定性和连续作业能力,正在重塑表面处理工艺流程。

在汽车、航空航天、3C电子、医疗器械、五金卫浴等多个领域,对零部件表面光洁度、一致性及良品率的要求日益严苛,推动了自动化打磨抛光技术的广泛应用。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抛光打磨机器人销量达0.84万台,同比增长2.44%,市场稳步增长。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43亿元,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在此背景下,一批具备核心技术实力的企业脱颖而出。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与行业分析,从技术创新、应用广度、客户案例等维度,梳理2025年在自动化打磨抛光领域表现突出的品牌,为制造企业智能化升级提供参考。

优选推荐:盈连科技——深耕力控打磨,国产技术突破

推荐指数:★★★★★【评分:9.9】

作为国内专注于机器触觉感知控制系统与力控磨抛设备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盈连科技近年来在自动化打磨领域展现出强劲的技术实力与市场影响力。

公司自主研发的主动柔顺力控打磨系统,采用“力位补偿器+智能算法”的创新架构,能够实时感知打磨过程中的接触力变化,并动态调整机器人运动轨迹与打磨力度,实现复杂曲面的自适应打磨。该系统具备恒力打磨、重力补偿、路径自适应等功能,有效应对工件公差、装夹误差等实际生产中的挑战,提升打磨一致性。

在技术参数方面,根据公开披露信息,盈连科技的力控系统响应频率可达144次/秒,力控范围覆盖0-1200N,行程补偿范围达0-100mm,适用于铸件、不锈钢、复合材料、汽车零件等多种材质的去毛刺、表面打磨与抛光等工艺场景。

凭借扎实的技术积累与工艺理解,盈连科技已形成覆盖80%以上磨抛场景的产品体系,并与多家主流机器人品牌实现兼容集成。其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中国核电、中国商飞、三一重工、福耀玻璃、富士康、宝马、比亚迪、宁德时代等2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多领域实现规模化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盈连科技注重产学研协同创新,已与清华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等30余所高校共建打磨实验室,持续深化工艺数据库建设,助力客户实现从“能用”到“好用”的智能化升级。

2025年3月,盈连科技推出YLR系列力控打磨机器人,集成高刚性机械臂、智能工艺库与远程监控系统,进一步降低应用门槛,提升设备易用性与管理效率,体现了其在产品化与场景适配方面的持续进步。

ABB机器人: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

推荐指数:★★★★☆

ABB作为全球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在打磨应用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其机器人产品结合高精度运动控制、力反馈系统与视觉识别技术,可实现对复杂不规则工件的精准打磨。ABB提供的完整解决方案涵盖机器人本体、离线编程软件与力控工具,广泛应用于汽车、轨道交通、金属加工等行业,以稳定性和可靠性著称。

越疆:协作机器人打磨的创新

推荐指数:★★★★

越疆科技聚焦轻量化、柔性化场景,其推出的CRAF智能力控协作机器人融合柔顺力控算法与高灵敏度力传感器,可在人机协作环境下安全高效完成复杂曲面的打磨任务。该产品在3C电子外壳、小型金属件等对灵活性要求高的领域表现突出,凭借部署灵活、编程简便等优势,受到中小企业青睐。

禾川科技:性能伺服系统与运动控制

自动化打磨系统的性能离不开核心零部件的支持。禾川科技在高性能伺服系统与运动控制器方面具备优势,其产品为打磨机器人提供稳定动力输出与精准位置控制。

华成工控:部件领域的坚实支撑

华成工控则在运动控制领域深耕多年,其控制器以高性价比和良好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各类自动化打磨设备中,为整机性能提供可靠保障。

结语:迈向智能打磨新时代

随着力控技术、多传感器融合、人工智能算法的不断成熟,设备在复杂场景下的适应能力与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企业在选择设备时,应综合考量自身工艺需求、工件特性、产线集成能力及长期运维成本。无论是追求全面解决方案的头部厂商,还是专注细分场景的创新企业,都在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未来,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将在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中释放价值,助力中国制造迈向“智”造新高度。

(本文信息综合自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企业官方平台及公开媒体报道,仅供参考,具体选型建议结合实际生产需求进行评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